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去年一年,自己读书很少,实在是羞愧。但读书少的原因,一是因为太忙,二则是渐渐发现了「不读书」的好处。实际上,在「不读书」的一年,我对读书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篇文章从2020年末开始动笔,断断续续写了有三个月,算是对自己多年读书经验的总结。文章将读书的问题分为「应不应该读」「要不要读」「应该读什么」「应该怎样读」四个方面,篇幅足足有一万字。

此外,这也是我在「少数派」这个平台发布的第一篇文章,由于水平有限,可能出现的错别字和纰漏请大家无情指出!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毕竟,在知识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小孩子。

应不应该读书?

对于这个问题,你一定会认为我给出的答案是「应该」,但事实上,我并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你去读书。从我个人的情感上讲,「应不应该」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但如果从理智上回答,那么答案还是——应该。

原因如下:

  1. 读书对个人而言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一本好书,特别是某一领域的导论性书籍,内容涵盖了某一学科体系的绝大多数经典内容,也正因为经典、全面,导论书籍是一个人进入某一学科的必经之路,而这种体系的建构,无论是影视资料还是其他途径都无法替代,此之谓「最佳途径」;
  2. 读书对个人而言是获得知识最经济的途径。就价格来看,一本书,如果不追求装帧设计,单独关注内容,价格实在算不上多贵,便宜的书十几块,稍微贵点的三四十,稍微奢侈的书上百,以这样的价格来换取「知识」,不可谓不「经济」;
  3. 读书对个人而言是获得知识的最快途径。这点可以从读书与其他途径的比较中看出来,当一个人想要了解某一领域知识,如果依靠听书、观影的方式,他花费的时间一定不少于完整读完一本书所需要的时间,这也可以说是「时间上的经济」,除此之外,人的大脑乐于接受富有色彩的、动态的刺激,而对于文字这种单一的刺激却不容易接受,所以,某一领域的内容依靠图像或影视的方式呈现,可能会更容易接受,但只能留下粗浅的印象,但头来还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消化,而书籍则不然,由于文字本身是「单调、无聊」的,关于内容的消化则伴随着阅读全程,你读完一本书,所获得的印象必然不限于一行字一句话,而是整体的内容都有所了解。

你看,我给出的三条理由都是「对个人而言」的,并且明确指出了「获取知识」这个好处。所以,如果你需要获取某一领域的知识,那么不要犹豫,你应该读书。

但与此同时,必须提出一点:在我看来,读书,尽管是一件「应该」去做的事,但读书也是一项危险的活动。所以,不分青红皂白推荐所有人读一切书籍的人,哪怕他是读书人,也一定值得怀疑。要知道,一本好书给人的滋养可能存续一生,而一本烂书(坏书)也可能荼毒一辈子。当然,关于好书和烂书的观点每个人每个时代各有不同,这涉及到一定的价值判断,此处不予详细讨论。但在「全民不读」的情势下,与「好书烂书」的问题相比更为重要的是,最适合你的书是哪一本?

除了上述的三条理由之外,许多读书的人也许会给你列出一系列关于读书的好处,例如说陶冶情操、道德教化、情感发泄等等,这些当然也是应该读书的理由,但这些大都是文学作品(虚构类作品)所具有的功能。我非常喜欢读虚构类作品,而且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快感。因此,本文讨论的「读书」不限于你为了获取某一领域知识而进行的阅读,还包括为了消遣娱乐而进行的阅读,当然,更为重要的论述对象是前者。

总之,如果你想获取某一领域的知识,读书吧!

要不要读书?

搞清楚「应不应该读书」之后,「要不要读书」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但并非如此,这两个问题有细微的区别:「应不应该」讨论的是读书的「应然性」,而「要不要」则讨论的是其「必要性」。即使一件事情是应该去做的,你也未必一定要去做它,反过来,即使一件事情不应该去做,你也未必一定不会去做它。举个例子:依照公众场合的道德规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公交上给弱者让座,但我们未必会这样做,反过来,每个人都不应该闯红灯,但你在某种情况下偶尔也会闯一下。读书,也是这样的。

在我看来,读书是一件「应该去做」但「没有必要」人人去做的事情。

没有必要的原因很简单:

  1. 每个人的时间有限,只能去做最重要的事。如果读书尚且不能让你生存下来还会大量占用你的时间,那么把时间花费在「求生存」上更为合理,正如罗翔在其访谈中所讲,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警惕这种 「学者的傲慢」
  2. 读书并非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它也许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最经济、最方便的渠道(这仅仅是我的观点而已),但并不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并一定适合你。我们所处的时代叫「数字时代」,能够获取知识的渠道并非只有文字,还有演讲、播客、视频、VR、AR 等等。相比于文字,图像化的知识对我们而言也更容易接受,更加形象生动富有趣味,那么,有什么理由它们不能取代「读书」呢?再者,每种知识一定有它最适合的获取方式,读书也只是这些方式之一,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最适合的那种。
  3. 读书并非获得最佳情绪体验的唯一渠道。我的一个主张是,读书如果不能给人良好的情绪体验,那还不如不读。当然,我这里所讲的「快乐」仅仅是其中一种情绪体验,读书的过程中可能还会伴随着痛苦、满足、无聊、愤怒等多种情绪。那么怎么定义这个「良好的情绪体验」呢?痛苦与愤怒算不算的上「良好」呢?也许,应当算上这些我们认为的负性情绪。一般来讲,在小说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情绪体验会非常明显,特别是情节特别吸引人的类型小说(武侠、科幻、言情等),这种情绪的起伏在阅读过程中是正常的,而且小说本身就具有情绪宣泄的功能,作者创作本身的部分目的也是如此。但在这个时代,「快餐文化」往往给人更大的冲击,让人获得情绪体验的方式也变得多元,「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了快节奏的情绪体验。举例而言,我们可以暂时摆脱世事沉浸在电影跌宕起伏的情节之中,然后抽离出来,而读书是一种「慢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显然无法满足人们这种「快」的需要。

说「读书是一件应该去做但没有必要人人都去做的事情」并不意味着我不主张读书,在获得更为长久的情绪体验,获得思想磨砺、头脑锻炼上,读书是无可替代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十二岁沉浸在《水浒传》世界当中的快感和通宵读武侠小说的乐趣,也记得小时候为《四驱兄弟》而着迷的场景,而现在的人可能对电子游戏的印象更深,就情绪而言,这些或许并无分别,但在能力的提升上,只能说是「各有千秋」罢。一款优秀的游戏胜过一本好书,但不能完全替代这本好书(这话反过来说也没有错),因为游戏是松散的、即时的,而图书是紧密的、永久的。相反,一些游戏能帮助人获得空间认知能力的提升,大多数书籍并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没有必要」读书的原因之一。

应该读什么书?

抛弃「书籍的类型、内容」来谈「是否应该、有没有必要读书」这个问题是空洞的,我们不应该指望书籍承载太多功能。You are what you read,这句话也说明「内容」,而不是「书」这个物质本身或者「阅读」这种行为本身,才是塑造你个人的因素。所以,我们当然逃不开这个话题——「应该读什么书」。

图源: unplash.com

电子书 VS 实体书——载体的选择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活在当代,他可能会加上后半句「电子书是人类进步的电梯。」

就我个人而言,电子书和实体书我都会阅读,但有些极端的读者可能会选择两者之一。毋庸置疑,我们现在更多通过电子设备阅读,这大大方便了我们对「书籍」(如果kindle和手机也算书的话)的管理和携带,但主张实体书阅读的人可能会强调一些「阅读」之外的因素,例如「阅读体验」。阅读体验是指什么?可能包括这些方面:在阅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纸张翻阅的快感、书籍字里行间进行批注的快感、出行时携带一本书籍的安心感、眼睛不必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而产生疲劳感、电子设备图书馆中未读目录塞满的压力感等等。尽管电子书在仿真方面做足了功夫,但似乎还是难以满足传统读者的这种普通要求。

所以,电子书真的这么不堪接受吗?

也许并非如此,阅读载体的需求往往与内容有关。如果要阅读的是小说,我迫不及待想要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或《明朝那些事儿》,让我随身携带字典一样厚的书籍我当然不愿意,因为在阅读虚构作品时,我个人并没有太多要做笔记的需要,阅读过程中所引发的道德思考和思维实验自然需要记下来,但我更偏向于在阅读完成之后整理思绪写下一篇读书笔记,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则希望保持无人干扰的流动状态,我希望自己的情绪随着情节漂流、思想跟着故事走动,那么,这种时刻,文字的载体是纸张或者电子水墨屏又或者电容屏又有什么区别呢?我只想尽快读完,越快越好。换一种场景,我要阅读一本社科类书籍或哲学类书籍,就拿《自私的基因》或康德的巨著来说吧,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要不断回顾作者之前讲了什么,又或者某处的知识点需要补充、某一个术语需要解释,思考「作者的推论究竟是怎么演绎的」这些问题。如果让我带着电子书,我又如何即时翻阅得出我想要的答案?没有一支笔,我又怎么理清作者的逻辑?可能有「电子书至上主义者」跳出来告诉我,可以使用「查询」功能,但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这种功能还是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此外,有些书籍是注定无法被电子化。这些书籍中设计类偏多,如立体书,一本书展开就是一个世界,还有一些充满趣味和附件的书籍,比如《忒修斯之船》《冒险小虎队》,如果扫描后呈现在二维的平面,这类书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读者也会兴味索然。

我不是实体书至上主义者,也不是电子书至上主义者,我想大多数读者都处在两个极端之间,不过程度略有不同。我之所以两者都要接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书报审查制度的存在,在出版受限的国家,要想读到原汁原味的、未被扭曲的文字,就不得不做出这种「我都要」的选择,无论是电子书还是实体书,都可能被阉割,被删减,有良心的出版商会告诉你「此处删减XX字」,但还有很多文字会悄无声息地被消失,只能靠读者人工校对,找出遗漏或删改之处,这时候,只要有一个完整的版本,无论它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真正的那本书总能被还原。

「多而杂」 VS 「少而精」——广度和深度的选择

你想成为「专家」还是「杂家」?

面对这个问题,我想不会有太多人想要成为「杂家」,但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的大牛都是杂家,或者说,都是通才。举例而言:艾萨克·牛顿 是以物理学家为多数人所知,但同时他也是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莱布尼茨 以数学家的身份为人所知,但在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神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所以,你还纠结这个问题吗?

或许还是要纠结一下的,毕竟他们都是「古人」了。如果在当代,他们未必有机会成为通才。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在读书的选择上或职业生涯中,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但我们不太可能成为他们这样的人了。

这与学科的分工有关,最原始的时候,每个学科体系之间的界限还不是那么清晰,一切都属于那个众所周知的学科——哲学。哲学,解释万物起源及其运行规律,也解释人在世上的意义。但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学科专业化使得每个学科蓬勃发展,也使得学科之间的壁垒逐渐加高,要想同时在不同的领域获得成就,难上加难,所以「多而精」式的读书也难上加难。

好在我们追求的不是「多而精」。事实上,「多而杂」与「少而精」之间并不矛盾。对于专业之外的书籍,大可多读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和思维方式可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启发,也能激发你的创造性思维。但对于专业以内的书籍,则不应追求数量,好书是难得的,同一专业的书籍应当以精读为主,而不是像读其他书籍一样囫囵吞枣,因为这是你的饭碗,是你专业能力的体现,同一学科内的东西,说多也多,但其实经典的也就那一些内容,重要的是思考的能力、新奇的想法,而非陈旧的框架、过时的理论。许子东在接受 访谈 时讲过他的阅读经验,他认为年轻人读书应先读经典,并把经典的书籍比喻为「压舱石」,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少而精」这一概念。这里摘录出来与大家分享。

年轻人还是应该先读经典。这个经典不完全是靠兴趣,更不完全是为了实用。你不知道读下来有什么用,但就是这几十本,不到一百本的名著,会成为你的压舱石,它能保证将来你的船开了,也不会出事。其实读书最忌讳的就是两条:一是纯粹凭兴趣,二是目的太功利。读书的目的就是就是让我们的人生能够不只靠兴趣,也不只是靠利益活下去。

当然,读书驳杂的坏处也是有的。大脑容纳过于杂乱的知识体系,会让人变得不知所措,处在一种「对一切都感兴趣,但对一切都只是感兴趣」的状态里。拥有知识的错觉一旦产生,自我膨胀也就不远了。

图源: unsplash.com

阳春白雪 VS 下里巴人——类型的选择

那么,我们应该读「高端」还是「通俗」的书呢?按照上文许子东老师的讲法,我们应该读经典,但我们也知道,「经典」虽然是压舱石,是帮助人入门的,但经典书籍往往入门就很困难,譬如古文功底、逻辑思维能力这类阅读之外的能力都可能成为门槛。那么,当我们面对一本书,怎样判断它是不是值得我们一读?

或许,我们对自己的阅读设置了太多的门槛。在我看来,拿到一本书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去读它。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符合自己的口味,读便是了。

当然,仅仅这样说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你能读下去吗?对于通俗小说,绝大多数人都能获得阅读的乐趣,但对于经典之作,如《柏拉图对话录》《纯粹理性批判》或者《论语》《道德经》之类,拿来就读无异于自讨苦吃,读不到几页就昏昏欲睡,甚至会产生「智商被侮辱」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谈「读书」?我何必受虐?

读书的类型分两种,优雅的讲法是阳春白雪类和下里巴人类,世俗的讲法是通俗读物和高端读物。无疑,我们都追求阅读的乐趣,但这个乐趣极有可能不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还有可能是在阅读之后产生的(所以才有「回味无穷」「绕梁三日」这样的讲法)。当我们选择选择「难以下咽」的书籍,一定要记住,阅读它并不是为了获得即时的、当下的、短暂的快感,而是为了获得长久的、将来的、持续的爽感。 这些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让人痛苦万分,但并不一定意味着这本书有什么问题,或者你自己有什么问题,而很有可能是阅读时机不对或者翻译出了问题。

我最初拿起《傲慢与偏见》这部大名鼎鼎的小说时,感到实在是无聊至极,处处舞会餐饮,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扭扭捏捏(以至于我记住了开头那句话: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个人翻译:世上单身的钻石王老五都想找个老婆,这是放之宇宙皆准的公理),但过了好几年再去读它,才发现也没那么无聊,男男女女之间的花花肠子和心机打算全都蹦了出来,「傲慢与偏见」的主题也终于显露。最初读《红楼梦》也是同样体会,小时候对开篇神话和「宝玉初试云雨情」印象极深,但最后不了了之,因为实在是读不懂作者的谜语,而多年之后再次拿起,阅历见长,知识储备更足,阅读的体会也不一样了。

所以,经典就是经典。「好书不厌百回读」、「经典经得起误读」,这一切夸赞之词并非没有道理。经典从来不是为了迁就读者的而写就的,它们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不只是通过了众多读者和论述者极为挑剔的考验,更是经过了时间的大浪淘沙。 也唯有这样的图书,才会让人产生阅读的「痛苦」,才会让人时隔多年「方解其中味」,也才会让人读完之后感叹一句「这辈子值了」。所以,你大可以读无数的下里巴人,但一定不要放弃阅读阳春白雪时的受虐体验。相信我,这种体验会让你终身难忘。

必读 VS 不读——书单的鉴别

当面对一个非常浩大的事物,或者一个未知事物之时,作者不能一一细述,只好开一张清单作为样品、示例或指示,供读者去想象其余。 (翁贝托·艾柯  《无限的清单》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人」艾柯的话或许有些道理。人类执迷于清单,从最初写在纸上的购物清单,到如今的各式各样 Todo List 类手机APP的诞生,各类清单无休无止,其中当然也包括图书清单。

与清单伴随而生的,是一个个被立起来的flag。其实「立 flag」也是人类仪式感的一种表现,也是为了消解无处不在的虚无,为了寻找自己身处世上的意义。

但现实情况往往是,清单未完、flag 必倒。可能,拖延和「未完成」,是人类的天性,直到死亡给我们的人生画上句号,清单也不复存在。

说回「图书清单」,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必读清单吗?也许并没必要。自小到大,从「中小学课外必读」到「人生必读」,我们见识了无数的清单,但我们几乎都没有完成。可见这些「必读清单」的制作者浪费了很大的功夫,实际上,我们反感的并不是图书本身,而是「必读」这两个字。如果仔细地读过「必读清单」里的书,你也能发现不少好书,但「必读」两个字,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仿佛自己不读就落后别人,自己不读就错失了人生中的重要部分,但这些,都是人类设给人类的枷锁。所以,我认为从来没有什么书是「必读」的,如果有清单的话,「推荐阅读书目」或许让人更容易接受。

与「必读」相对,复旦大学的严锋老师打破常规套路,列出了一个「不读清单」。在这篇名为 《不必读书》 的文章中,严锋提到「开卷未必有益」「不必多读经典」等颠覆性的观点,告诫读者一定不要不加选择地读书。我们看待这份清单或许应该延续韩寒的逻辑,他说,「看着他人的成功往往无助于自己的成功,但是听着他人的失败也许能避免自己的失败」,同样,看着别人的必读书单未必合自己的胃口,但这份「不读书单」也许是不错的避坑指南。

把我把这份「不读清单」列在这里,不读的理由可以去原文中查看。

  1. 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小说
  2. 绝大多数的从「五四」到 1949 年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3. 绝大多数从 1949 年到 1976 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4. 绝大多数的当代中国人写的历史小说
  5. 绝大多数的西方通俗小说
  6. 所有名著的续书
  7. 很多经典的哲学著作
  8. 所有的成功学、心灵学、鸡汤类书
  9. 所有的阴谋论类

每一个优秀的读者,都是踩过无数的坑走过来的。对于书单的鉴别,豆瓣评分也许可以作为参考,但得失都是自己的,大量阅读之后,你的书单鉴识能力也会有巨大的提升。在这之前,可以多读一些书,但读书之前,先避坑吧。

原文 VS 译文——二手经验可靠吗?

读书可以使丰富经验,开阔视野。这往往是很多人认为的好处之一。而当我们在谈论经验和视野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是因为读到新奇故事的感动?还是体验到异域风情的好奇?在今天,讨论这一切,都离不开「翻译」这门技艺。

翻译给阅读扫清了障碍,让我们不必习得一门新语言就能阅读他国或他种文化的作品,这无疑是大功一件。历史的进步也依赖于翻译,无数的宗教典籍、无穷的人文与科技著作,如果没有译者的努力,我们就无法接收到这一切,新思想、新观念也无从谈起,进步则更是不见踪影。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问:翻译可靠吗?这部作品哪个译本好?我究竟是在接受作者本人的思想还是在接受译者的思想?

这是读译著必然产生的问题,也许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翻译,在消除阅读的语言壁垒的同时,也给作品蒙上了另一层涂料——译者的经验。

所幸的是,这个问题的出现好过这个问题没有出现。从没有译本到有译本是进了一步,从有译本到有经典译本,又迈进了一大步。所以,我们对待绝大多数译本的态度也许不应该那么严苛,毕竟,有就不错了。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说,那些翻译的像狗屎一样的作品我也要咽下去吗?这时候,或许就得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你的外语水平究竟如何?外语一流的读者自然不必忍受这种痛苦,不如直接去阅读原著,外语水平一般的读者,倘若真的有心,大可以也去啃一啃,起码胜过读垃圾作品,但如果我们的外语很差,那恐怕也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当然,我都是说那些只有唯一译本的作品,而经典之作往往不会只有一个译本,会有大量的译本推陈出新,赋予作品不同时代的内涵,你大可尽情选择(比如我们公认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最好的是朱生豪先生,但近年又出了据说最接近作品原貌的诗体译本)。

既然我们无法拒绝二手经验,那么我们就应当选择最可靠的一种接受。如何鉴别这经验是否可靠呢?其实很简单,读几页就知道了。如果一本译著中的每句话都读不懂,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翻译是否出了问题」。 当然,不少翻译会有年代感、也会有「翻译腔」存在,但一般而言,不至于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受到磕绊和迷惑。如果遇到这样的书,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译本或直接读原文,这一点,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尤为明显。对于人文和科技著作的译本,我们要更加谨慎,这些作品承载了传递知识与思想的作用,译者的误译很可能会导致读者接受错误的知识和观念,相比于不接受,接受错误的知识或许更为危险。所以,当我们选择社科图书译本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这些基本信息:作者、译者、出版社和出版品牌。首先,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关于外文作者译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领域有标准但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被广泛接受),不同的译者可能会把同一个作者翻译成不同的名字,因此你一定要确认所读的这本书作者是否就是你要找的那个大佬,避免错把李鬼当李逵;其次,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对译者的生平和专长做详尽的调查,通常来说,由相关专业二流译者翻译的专业书籍远好于非专业人士中一流译者的作品,译者的学科背景和翻译功底在人文科技著作的翻译上同等重要;第三,老牌的出版社和出版方拥有眼光独到的编辑,他们通常对所要翻译书籍的选题、译者乃至书籍装帧上都非常挑剔,图书的质量也相对较高,这也保证了出版社或文化出版品牌自身的声誉。

总而言之,译本是大体可靠的,特别是拥有众多译本、再版多年的经典作品。在有渠道有能力接受原著的一手经验时,我们应尽量阅读原著,这能够保证我们接触到的思想不走样,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故事、思想或理论;在能力和渠道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应遵循「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原则,接受最佳的二手经验。

图源: unsplash.com

全本 VS 节(洁)本——图书审查必要吗?

万物皆可马克思,我们不妨看看马克思对书报检查制度的评价:

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恶劣的,可是各种制度却比人更有力量。(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与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之前表达的观点一致,我也主张彻底废除书报审查制度。除了马克思指出的「书报检查会扼制人们自由思想」这一观点,我还有以下的考虑,这些考虑并不是从法理或哲学层面出发的,更多是出于一个普通读者的需要和对这一制度后果的理解。

  1. 书报检查制度并不能真正地净化这个社会的文化环境,书籍思想更多是客观世界的反应,如果要净化文化环境,更应该通过制度或其他合理手段规约人的行为,而非怪罪于书籍;
  2. 书报检查制度会对真理的获取造成极大阻碍,既然真理越辩越明,那我们何须将谎言隐藏,毕竟,谎言在真实面前无处躲藏;
  3. 书报检查制度是对作者和读者双方的不尊重,对文化的亵渎。

如同本章节的标题所言,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每个人在面临图书时的选择:读全本还是洁本,或者读全本还是节本。洁本和节本的概念是不同的,一般而言,所谓「洁本」是指因为「不洁」而被处理过的书籍版本,而「节本」往往是缩略本、删改本。在广义上,「洁本」和「节本」通用,但狭义上「节本」所表述的范围更广,任何对作品内容处理后的版本都可以称之为「节本」,因此,在这个概念上「节本」包含「洁本」。

但无论是「节本」还是「洁本」,我都主张作品原著能够完整的出版,也就是说,我想要实现「全本的存在」。我坚定地主张废除「书报审查制度」并不代表我喜欢一切未经处理的原作(许多未经处理的书籍并不见得有多么精彩),但我坚决捍卫这些书籍不经删改出版的权利。因为,书籍内容究竟如何处理,并不能交给某一群体或权威,这容易导致文化上的狭隘和偏见,「己之蜜糖,彼之砒霜」,任何一个群体代表整个社会作出评判,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他人,都不利于自由讨论之公共环境的形成,都容易培育极端、偏狭的观点的土壤。更进一步,我尤其不能接受这种删改以制度的形式凭借任何名义存在,制度是具有惯性的,一旦确定下来便会有持续运转的趋势,因此,这样的「文字霸凌」只能导致社会在文化产品处理上变本加厉。

回到全本还是节本的选项上,我们再次考虑这个问题就会更加有趣。我们首先要有全本和洁本两种版本才能够选择,而如果拥有这样的选择,这个问题也将变得几乎毫无意义了。但现实的情况是,有些图书确实会有节本和全本同时存在,例如青少版、儿童版这种特殊版本可能与全本同时存在,许多古文也会有白话版本在市面上流通。对于这样的书籍,我的态度是不抵制但也不支持。我小时候曾读过青少版和儿童版,甚至在我们的教育中,名著节选也是进入语文课本的一种渠道,一方面,青少版图书会对原著的内容进行低龄化改编,这有助于低年龄的学生或儿童快速掌握书籍的大意,对故事发展能够有整体的把握,所以青少版在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上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青少版的编著质量参差不齐,未必能够准确传达原著的意思。因此,与其让学生读青少版,倒不如让他们直接接触原本或直接阅读适合相应年龄段的图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唯有对原作感兴趣,才能真正培养读者的鉴赏力。

现在再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你还有什么疑虑吗?

应该怎样读书?

古今中外的读书人都提出了不少经典的读书方法,譬如苏东坡主张 「八面受敌」读书法),认为每次读书应该集中于一个问题,不宜分散精力,而欧阳修、郑板桥、张溥等人均总结出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我们面对这么多方法,究竟如何选择?或者,我们应该如何养成自己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前人的经验或许可资参考,但是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的养成也并非一日之功,况且,古人所读之书与我们现在所读有所不同,也不必一味照搬。因此,我的主张是:读不同类型的书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而且读书的方法也应该随着读书目的的改变而改变。举例而言,阅读社科与阅读小说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读社科,重在获取新知,因而需要步步为营,时刻捕捉文章中的观点和逻辑,而读小说,重在阅读体验,则应当迅疾如风,沉浸其中,事后回味,余音绕梁。此外,虽然同为阅读小说,但普通读者与专业的研究者读书方法当然也有所区别,普通读者如前所述,并不追求小说结构与思想的深度剖析,而研究者则不然,在对小说整体的理解上,还要将小说「大卸八块」,详细审视故事的发展逻辑和人物形象塑造等细节。这就是我个人的体会,即读书不必拘泥于一法。

那么,有没有比较好的读书方法论指导书籍值得推荐?

图源:豆瓣

《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莫提默·J.艾德勒曾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做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中对阅读的目的方法种种做出了系统地阐述,如果你还不知道怎样读书,不妨找来一读。除此之外,很久以前曾读过三联出版的一本书 《怎样读书》,其中记录了不少大师的读书方法和感想,感兴趣的不妨也找来读一读。但总而言之,我的整体原则是「读书有法,读无定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介绍的方法是每个读者都应该掌握的基础方法,但在此基础上,一个成熟的读者该形成最适合自己的一套读书方法。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套方法,读书时便事半功倍,如鱼得水,读书也不必然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能让人尽情享受了。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